大母龜攻擊鄭成功,於是鄭成功一箭將牠射傷。
母龜在產下卵後化成龜山島,硫氣孔便是當年被射中的傷口。
另一則傳說,是龍王宮裡的龜將軍與龍王公主私下戀愛,造成龍王不悅,因而將龜將軍變成島,
公主則被化為風光旖旎的蘭陽平原,永遠只能隔海遙遙相望。
而這段淒美的故事,在地理師眼中,則是風水上「龜蛇守海口」的大好形勢:
龜山島和蘭陽平原沿岸連綿不斷的砂丘(蛇)正好維繫了蘭湯平原的地氣,使得蘭陽豐衣足食。

這是過去島上駐軍的遺址
民國66年龜山島被宣布為軍事管制區,由軍隊駐守
準備徒步進去一探究竟
這個時候的我...還在恢復身體、精神狀態
臉才這麼臭...
解除管制後駐軍撤離,改由海巡單位與東北角管理處接管
遺留下來的軍事設施成為遊客參觀的展示品
還解釋從龜山島這裡射擊的範圍有多廣
因為在島上只能待3小時
所以大概的聽了專業的導遊講解後,回頭走原路出去
島上的LOGO嗎?!
我坐在這看起來有很孤獨嗎?!
還給我偷拍
要演就演個撤底好了
我:啊~~~~~~~~~~~~~~~~~~~~~島孤之我好不舒服
小仙後來問我...你不會打算今天都不拍照吧!!
沒錯~以我們三個人的個性,出來玩不拍照會很對不起自己
但我真的還在不舒服中....沒有力氣可以拿相機
不過...當小仙這樣問我時
我想了一下回她:我就不信你不會拍
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
照片就大家一起CO來CO去吧^^
結束了軍事遺址後,開始繞著這小小的『龜尾潭』吧
昔日的龜山島上唯一個國小
現在已經是拿來儲放著一些海巡署的東西
還有桌球桌...供無聊時的阿兵哥們休閒一下
我的體力正在慢慢恢復中
不然我是不會有心情偷偷走到塔克後面入鏡的
龜湖又名龜尾潭,原來是一個淡水湖,後來島上居民引海水進湖,
本希望成為一個漁港,但是居民每次築堤都被颱風吹垮而堵住,
所以現在是鹹淡各半的湖泊
當我體力開始有恢復時...
身體裡要搞怪的POWER開始漸漸要浮出來了
但第一彈...有必要被塔克這樣"汙辱"嗎
酩喜亭
我失身了~~爸爸
比想吐時的感覺更不舒服
廟前街景
民國44年(1955年)後,島上從茅草屋頂逐漸演變為瓦頂型房屋,
之後,更有鋼筋水泥平頂房屋出現;每當颱風侵襲
鋼筋水泥房屋更成為當地居民躲避颱風的最佳房屋
我們三個很愛自己逛自己的
團員都走的比我們遠了
我們還是要悠閒的慢慢走....還要停下腳步跟狗兒打聲招呼
島上唯一的廟宇-拱蘭宮
立於清朝咸豐四年(西元1854),龜山島原住居民原先敬拜對象僅一香火袋,
最早供奉的神像是哪吒三太子。
後來因龜山島居民大多以捕魚為生,而改奉媽祖為主神。
直到島民遷村至仁澤新村,後期當地駐軍弟兄改奉觀世音菩薩,寺廟才從拱蘭宮改名為普陀巖。
裡面還是有廟祝
也有平安糖
拜一拜,可以拿一顆保平安
往廟宇的左手邊走去
可以到一提防旁
這裡有很多野生的百合花
堤防旁的龜尾位在龜山島的末端,為一道鵝卵石長灘。
因為受風向和潮水的影響,尾端會隨著季風而南北向移動,俗稱「靈龜擺尾」。
我們在這裡當然不忘的就是要來個合照啦~
有開始感覺我已經『身體健康』的FU了吧
接著我們再走回廟宇,往廟宇的右手邊開始環繞著龜尾潭,
看著這些超自然的生態
拱蘭宮旁的冷泉
龜山島上夏季少雨,冬季雨量豐沛,山高但谷不深,無法形成經常性的流水。
島上的淡水來源是茄苳林深處盡頭的一面陰濕山壁流出的泉水,也就是島民所稱的「龜尿」,
原住居民利用管路接到村莊,成為民生用水。
拱蘭宮後側東邊冬季有持續泉水湧出,夏季則無,島民們稱為「冷泉」。
常年的涓滴流水哺育世代綿延的龜山人。
它是龜山人的生命之泉
看這些魚兒們都這麼攸由自在的
楊老師說這個冷泉是半鹹水,她有試嚐給我們看
我也是會好奇真的假的
所以我也跟著嚐嚐看...冷泉真的很冰,但真的有帶點"鹹"味
不過...這也代表了我嚐了『龜尿』
繼續往前走吧~
荷葉
在荷葉上滴水有沒有看起來很閃亮的感覺
荷葉的密度大小跟奈米一樣[奈米是一種長度單位][頭髮厚度的五萬分之一]
所以會把水聚集起來形成露珠
他們兩個在幹嘛?!
我這時開始終於有多餘的力氣拿出自己的相機拍照啦
蝌蚪
在發育中期先長出後腿,前肢則在蝌蚪期末期才會成型
尾巴固然是因陸地生活不再需要而消失
長了後腿的蝌蚪真可愛
剛剛他們在那幹嘛時,就是在拍這個啦~
湖的對岸有一座觀音像,安祥的守護著龜尾潭及居民
我完全沒有心在聽專導遊說平麼
只顧著"把"我旁邊的小男生
觀音神像前的小盆荷花
已經在這龜尾潭走到一半的路線了
接著...就是最後收尾的實況啦
延伸閱讀:
《宜蘭2011.4.23》乘風破浪前往龜山島
實用資訊:登島申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