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縣的後壁鄉,是南台灣知名米鄉,農村田園是後壁不變的美麗景觀。
這裡也是「無米樂」的場景舞台,藏著「無米不樂」的鄉村田園逸趣。
「無米樂」指的是後壁鄉古古的菁寮村,
這兒有條嫁妝老街,還流傳著崑濱伯的冠軍米故事
不知什麼時候開始,「無米樂」成了菁寮村的代名詞。
而菁寮所在的後壁鄉,我也是因為雜誌上的介紹
對這個小小的村莊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啊!!
在明鄭時期屬於承天府天興縣,直到清朝還是荒蕪之地。
因為擁有豐富的水資源,後壁鄉境遍植水稻,
為嘉南平原重要米倉,稻田耕作面積居全台之冠
走在古意盎然的菁寮嫁妝老街,也能感受到當年繁榮熱鬧景況
不要看這些街屋中很有小時候味道,在這之間也是會藏著豪門大戶和宅院,
訴說著屬於菁寮的風光歷史。
這就是所謂的超級市場嗎?!
小時候最常看到的摩托車,在大台北、大都市已經少見了
想不到在這裡,到處都是~沒有退休的意願耶!!
小時候我也有這樣的體驗,大太陽下曬土豆,曬過後很好吃的!!
不怕生的小朋友們..一開口看到我們就說:姐姐你們來幹嘛!?
清朝時的菁寮村,因居民大量種植青仔(染料植物)而取名「菁仔寮」,
當地藍染工藝發展甚早。
台灣光復以後,並發展出三角藺草編織,加上地居當時南北交通樞杻位置,
菁寮也發展出嫁妝商店街,聚集了金飾、囍餅、西服、布行、棉被、禮服、
皮鞋 、腳踏車、家貝廠、酒家、茶室、碾米廠髮廳、戲院和口藥鋪等。
阿媽的花布料,這裡到處都能見
小時候我弟有穿過喔~左邊最後一件就是我記憶中的那件!
阿媽!為什麼你們有冰可以吃?!
原來旁邊有在賣古早味的枝仔冰
買了花生枝仔冰,還不錯~花生味很香,有沙沙的口感!
有沒有覺得眼熟...沒辦法~不眼熟也對!!
因為連我都忘了這部偶像劇,這部沒有紅到很誇張
就是那部三立的【福氣又安康】偶像劇
也就是借這裡場景拍片,可以說是那部偶像劇大部份都在台南一帶拍吧!!
早年農村常見的尼龍繩編籃(現稱台客袋),經過現代設計巧思展現時尚感
菁寮老街古舊中透著新意,街道兩旁建築依舊古樸
復古的老招牌總是令人懷念
親子之間的互動,也是讓現在的小孩知道
爸爸媽媽小時候生活環境
我在台南的菁寮小村莊
才知道...原來百香果是長在這的,不是在樹上啊!
在菁寮嫁妝老街的盡頭轉角處,有一古老的荷蘭井。
在村民記憶中,老井存在已久,當地的媽媽們,
早年就揹著小孩在此洗衣,並打古井水洗臉淨手。
扮村姑...哈!
以前的房子,就是這麼簡單!
我家到現在也跟這裡一樣,天氣很好時,就會拿出來曬棉被
就是它~有錢人的家
黃家古厝係黃爐及黃水順先生所造,該建物興建於西元1928年,為一座融合傳統與西洋風格的巴洛克建築,其立面屬二落正身五間起,兩側對稱的設計,正面有雙柱式造型,兩側間為則為八角凸出式廳堂
而不論係正面、側間正面及屋的後面皆採用山形牆的特殊設計,其中正面山形牆牆額的文字為黃氏堂號[紫雲荔園衍派。黃宅建物耗資當時20甲農地的經濟價值興建,主體建築面積約有300坪,前後院亦相當寬敞
鄉下地方都是這樣,天主教的教堂兼幼稚園
電線桿上的風車
有自己的圍牆、有自己的小花園,這都是所謂的"大戶人家"啊!
曬穀ing
我也看到【無米樂】 的男主角-崑濱伯
只是單純的在旁邊看那些觀光客來跟他搶著拍照
不過當那群婆媽拍團體照時,我又開始想過去一起拍
讓蓉整個就拿我沒辦法,但還是不停的阻止我!
明明那些婆媽有說:你要去哪?!一起來拍照啊!!(台語發音)
其實是在叫同團的另一個人啦!!我故意聽成是叫我
喜歡我的文章,就幫我推一下吧!↘↘↘
- Dec 12 Mon 2011 14:21
《台南2011.11.19》純樸菁寮嫁妝老街驚見偶像劇景點。後壁無米樂村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